【怡軒純文】20170617。AliExpress來襲

從在台灣生活時就開始接觸網購,來荷蘭後更是能網購的都網購。
從3C產品到生活用品,網購的確方便很多。隨著生活習慣慢慢改變,近年來逛街的次數屈指可數。想買衣服什麽的,都先上網逛逛,如果有合心意的就買,模擬兩可的或許會去實體店看看,比較價錢後才決定怎麽買。
最近,AliExpress越來越火紅,發貨快,送貨到家的速度越來越快,含郵的也越來越多,跟荷蘭本地商家競爭功力的確很夠。這裡除了主流的網商有今日或次日到貨的保證,一般本地的網店都需要等幾天才收得到貨。對於由實體店衍生出來的網店(就是為了大家有網店而弄個網店的那種)更慘,因為為實體店而設計的物流系統龐大,根本不可能再下本錢為網店進行調整或改變原有的流程,所以,撿貨、出貨、退貨等等都沒辦法提高競爭力。在價錢上已經很吃虧,會去光顧AliExpress的人對品質的期待較低,因而較容易滿意。反而消費者對本地網店的產品和服務的期待就相對的比較高,店家想要提高顧客滿意度就頭疼了。上星期在AliExpress上買了幾條含郵的運動褲,價錢都在5-8歐元左右,有兩條是用DHL快郵寄來的,幾天就到家,速度篦美本地店家。對於本地的商家,單是進貨本錢就要這個價錢了吧?這怎麽能跟AliExpress競爭?
隨著全球的商業(尤其是網商)的架構改變,網路便利,跨國競爭越來越強,付款方式能輕易地本地化(AliExpress無國界,能用荷蘭本地銀行的iDeal付款),加上物流業競爭劇烈,受惠的就是消費者。除了得注意買太多會被徵收增值稅,其他都沒太大的差別。所以,AliExpress來襲,本地網店難免會被打擊,對於消費者來說,何談不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