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晉老巴剎,指的是沿砂勞越河的海唇街為這裡最早的市集。巴剎是馬來文Pasar的譯音字,也就是市集。1870年左右,這裡只有一排亞答店屋,和一般的古老城市一樣是沿河發展。如今砂勞越河把古晉市一分為二,即南市和北市,古晉也成為馬來西亞唯一擁有兩個市長的城市。
延伸閱讀︰漫步古晉海唇街 細嚼古早風情 (星洲互動︰好去處)

老巴剎 Old Bazaar Area。

巴特被熱氣烘到不行,趕快找家有冷氣的餐館坐坐,中選的是這家「人間茶坊」,很有台灣味。

店內裝潢很有古早味。


剛修了眉,感覺怪怪的 

我們的冰咖啡。

鳳山寺-廟中供奉的是「保安廣澤尊王」。





這些讓巴特看得眼花撩亂,剛好寺里有位會說英語的先生,給巴特現場講解很多關於寺廟和道教的東西,讓他知道更多華人的文化傳統。去了幾次廟宇,巴特最認得的東西就是「香油錢」的樂捐箱,呵呵﹗










從鳳山寺出來,我們就在路旁等待叔婆的女兒彩萍阿姨來接我們了﹗

去探訪叔婆前,彩萍姨和她兩個妹妹先帶我們去週末市集走走。上方是賣糕點的檔子。


這是水果之后「山竹」。

新鮮的蔬菜水果。

紀念T-Shirt。

咖啡豆和咖啡粉。

密瓜。

躲在遮陽傘下的巴特 

好吃的Rojak - 一種用蝦膏和花生碎來拌黃瓜、豆腐、沙葛、魷魚、鳳梨等的小吃。

這是魷魚甕菜(空心菜),拌醬也是蝦膏和花生碎。

巴特的礦泉水和我們的冰。

我的收穫 - 兩件T-Shi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