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尼亞石洞之後,重頭戲來了:姆魯國家公園的兩天一夜遊。這是本人第四次去姆魯(是有點多,很多美里人都沒去過說),上次是2010年跟巴特去的,這次有湘群和大妹同行。因為往返美里姆魯的班機有限,去姆魯得早訂票,不然向隅的機率很高。也因為班次有限,機票價錢也跟著水漲船高,來回從馬幣300起跳。這輯是從美里到姆魯的照片。
This’s my fourth tour to Mulu, and last time was in 2010 with Bart. Together with XiangQun and Jessie, we have taken a 2D1N trip due to limited time. These’re the pictures from Miri to Mulu.
Continue reading
【怡軒純文】20170828。開學了
又開學了,這學期的課還好,只有下學段有一科得計學分的,其他都是多拿的選修課,算是滿足自己的求知欲。
去年開學時,打算拿雙碩士,問了細節,才知道得回預科班補一門課的學分,漸漸就把那股衝動磨平了。現在只求明年順利畢業,然後加把勁賺旅遊基金,2019年初要去紐西蘭看秋景。
接下來的半年就是一週一週地衝,很快就到盡頭了。
【17返馬】20170714。日本餐廳 Excapade Japanese Cuisine (Miri Branch)
從尼亞石洞回到美里,我們直奔汶萊著名日本餐廳Excapade在美里的分行,來品嚐美味的日本料理。
When we came back from Niah Cave, we went to Excapade (Miri Branch) to enjoy their famous Japanese cuisine. Continue reading
【怡軒純文】20170827。自我挑戰
最近想找點事挑戰下自己,決定每天早上來做伏地挺身,而且每天加一個。
中學時曾經每天持續體能訓練,最頂峰時隨手就能做三五十個伏地挺身,今天試了一下,竟然只撐得了五個,真的太遜了。
所以,從今天起,一天加一個,從五為起點,看看明年農曆新年時能做幾個。
20170827。東方文化之日 Oosterse dagen bij Museum Klok & Peel, Asten (2)
這是第二輯照片。
These are the second set photos.
Continue reading
20170827。東方文化之日 Oosterse dagen bij Museum Klok & Peel, Asten (1)
今天為一群到Asten舞蹈演出的阿姨拍照,活動是當地博物館Museum Klok & Peel主辦、為期兩天的東方文化之日(oosterse dagen)。照片分兩輯上載,除了阿姨們的中華舞蹈,還有其他活動項目(日本柔術、太鼓、盆栽等),也包括博物館的收藏和園藝景觀。
[NL] Vandaag gingen we de oosterse dagen bij Museum Klok & Peel in Asten. Vele culturele activiteiten, zoals Chinese dansen, Japanse Jujitsu en Taiko, Bonsai, verschillende soorten van massages, yoga etc, zijn georganiseerd. De fotos van de oosterse dagen en museum worden in twee artikelen gepost.
[EN] Today, we went Oriental Days at Clock & Peel Museum in Asten. There were many cultural programmes, such as Chinese dances, Japanese Jujitsu and Taiko, Bonsai, different massages, yoga etc, been organised. The photos of Oriental Days and of museum will be shared in two posts. Continue reading
【怡軒純文】20170826。輕鬆一下
今晚,和巴特到市區放鬆一下。
先到小餐廳吃牛排,再去戲院看The Hitman’s Bodyguard。這電影在倫敦、阿姆斯特丹和海牙拍攝,劇情不錯,尤其是在阿姆斯特丹運河拍的那段超級精彩,值得推薦一下。
【17返馬】20170714。尼亞石洞 Niah Cave, Miri (3)
繼續我們尼亞石洞之旅。
Let’s continue our Niah Cave trip.
Continue reading
【17返馬】20170714。尼亞石洞 Niah Cave, Miri (2)
上回是2005年跟巴特和好友運發一起來尼亞石洞,相隔十二年,這次舊地重遊,依然被這岩洞的壯觀氣魄所震撼。數數這應該是第五次造訪在鼎鼎有名的燕洞(因為產燕窩,本地人都叫它燕洞),亦是走得最慢、照片拍的最多的一次。可惜我們這四個女人被伸手不見五指、前後沒有他人的路段給嚇住,最後沒堅持走到壁畫洞,不然就是一套完整的尼亞石洞介紹。
This’s my 5th visiting to Niah Cave, and I am still fascinated by those amazing masterpieces of nature. This time, I did slow down my speed to take more pictures in dark caves. It’s a pity that we couldn’t make it to Painted Cave, and left a missing piece in this wonderful trip. Continue reading
【怡軒純文】20170825。贏在起跑點了又如何?
“別輸在起跑點”的說法也有十幾二十年了吧?我好奇的是:那些曾經贏在起跑點的小孩,現在是否依然出類拔萃、成就不凡?
在我上中小學的時候,去補習的同學不多,我也沒補習過。這幾年回去,認識的小孩多數都得上補習班了,沒補習的反而變得少見。看到侄兒侄女的書本,不只是課本和作業簿的數量超多,課本難度也越來越高,讓我有種小學在讀中學課本的錯覺。什麽時候馬來西亞的華小教育變成這個樣子了?有的人說是讓小孩在上中學以前盡量提高各個程度,而且,大環境嘛,家長和小孩都束手無策,只能隨波逐流。看起來這局面笑到最後的就是書商和補習班,最慘的炮灰就是被推著走的小孩,犧牲了天真的童年不知是為誰圓夢?!
小孩從幼稚園起就開始追求什麽都要一百分,考九十幾分都不夠好,這是什麽心態?每年放榜後,都會有些因考試沒有全A而自殺的新聞出現,最近連小學生自殺也有耳聞了,這教育的目的是什麽?沒有全A是對不起誰?人生如此美好,為了沒有全A而把自己給毀了,這書都讀到哪去了?那些逼著孩子科科得拿一百分的家長,你自己以前也科科考一百分了嗎?如果有,你不明白這有多苦嗎?如果沒有,你又何必逼孩子去做你做不到的事?只要孩子不學壞,功課差一點又怎了?重點是讓他對自己負責,自己不努力,以後就別怨父母。
來了荷蘭,雖對這裡相對沒壓力的教育制度不十分推崇,但卻十分羨慕這裡的小孩都有快樂天真的童年。班上沒有排名,留級也沒什麽,課後沒有家庭作業,就認真地玩樂。上了中學後,課業才變得繁重。家長秉著行行出狀元、只要孩子以後有能力過自己的生活就好的心態,不管是上高職、職大或研究型大學,家長都會支持孩子自己的選擇。這裡沒什麽贏在起跑點的說法,沒有考第一名的壓力,同樣也人才濟濟。加上大家的心態好,職業不分貴賤,就算是唸高職出來、靠一門手藝吃飯,同樣也被尊重。巴特就一直提醒女兒,自己的前途自己打算,想不想唸大學都可以,以後能做什麽工作、能有多少收入就過多少錢的生活,千萬別羨慕妒忌別人比你好。
想想讀書的目的是什麽?人生的目的又是什麽?贏在起跑點不代表能走到終點,更別說贏在終點,不是嗎?
【17返馬】20170714。尼亞石洞 Niah Cave, Miri (1)
尼亞石洞有四萬年前的原始人遺骸和約1200年前的壁畫,是考古學家的天堂,也以產燕窩和旅遊業遠近馳名(參考維基)。既然湘群來美里玩,當然得帶她到著名的尼亞國家公園走走,開啟了她東馬自然之旅的第一炮。
Niah National Park is a popular tourist spot in Sarawak. It is an important prehistorical site for archaeology where human remains dating to 40,000 years ago and rock paintings dated as 1,200 years old have been found (wikipedia). As this is the virgin trip of XiangQun to Sarawak, we have to introduce her this unmissable location for sure. Continue reading
【17返馬】20170710-13。美里 Miri
這次返馬當了兩回地導:7月13-17日是西馬的湘群學姐來美里玩,7月22日起是巴特和他爸媽來三個星期。因而,除了陪陪家人,這次回美里也沒怎麽四處亂竄。這是7月10-13號拍的照片,就結集呈上(有在注意照片拍攝時間的朋友,請自行加六個小時)。
These are the photos of 10-13 July in Miri. For those who do notice the time stempel on pictures, pls add 6 hours.
Continue reading